【原创】商鞅的故事

《史记》笔记之一

CleanLi(黎涛) 发表于2012-12-29    类别: 感悟(16)    标签: 原创(65) 历史(22)

商鞅的故事

商鞅本是卫国人,先到魏国,没有受到重用;后到秦国,得到秦孝公的赞赏。秦孝公对商鞅言听计从,于是商鞅在秦国得以实现自己的变法理想。二十年后,秦国国力变强。然而,秦孝公死后,商鞅迅速失势,最后被车裂而死,并被灭族。一代朝廷重臣,为何命运起落如此之大?

《史记》作者司马迁对商鞅评价是:“商君,其天资刻薄人也。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,挟持浮说,非其质矣。且所因由嬖臣,及得用,刑公子虔,欺魏将卬,不师赵良之言,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。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,与其人行事相类。卒受恶名於秦,有以也夫!”

商鞅的变法,其中有不少积极的地方,比如奖赏耕种劳作,严惩懒惰,还有奖赏公战严惩私斗大大增强秦国战斗力,但也包含有连坐、酷刑等,可谓严刑峻法。变法之初,秦国从老百姓到贵族很多人都说新法不好,也不遵从,包括太子。太子违法,于是商鞅决定惩罚太子,太子不可用刑,于是割掉太子老师的鼻子。这样所有人都害怕了,新法得以贯彻实施。十年后,新法中积极的部分初见成效,“道不拾遗,山无盗贼,家给人足”。有些老百姓开始说新法不好的,又说新法好了,商鞅认为“此皆乱化之民也”,下令全部流放到边远地区,于是没有人再敢议论变法。

所以,说商鞅“天资刻薄”,是有事实依据的。太子违法,马上割掉太子老师的鼻子,可以想见对普通违法老百姓的酷刑那肯定更是家常便饭。哪怕没有违法,只是对新法提出自己想法的人,不管是说好还是不好,都给流放到边远地区,其霸道可得而知之。

还有一件事情可以看出商鞅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。商鞅攻打魏国,魏公子卬领兵与商鞅对战。商鞅以前在魏国的时候,与公子卬有交情。于是商鞅派使者告诉魏公子卬:“我们以前是好朋友,现在却在战场上为敌。不如你来我这里,我设宴款待你,叙旧之后,我们各自罢兵,免伤了和气。”魏公子卬相信了商鞅,前来赴宴,商鞅乘机抓住魏公子卬,然后进攻魏军,就这样把魏国打败了。商鞅使用这样差劲的计策,说明商鞅智谋实在有限,只是可以为自己的功名而不择手段,行事够狠而已,也证明商鞅的确是薄情寡义之人,在商鞅眼里什么都可以利用。

后来有一个叫赵良的人,对商鞅有一番规劝。赵良认为商鞅“相秦不以百姓为事,而大筑冀阙,非所以为功也。刑黥太子之师傅,残伤民以骏刑,是积怨畜祸也。”赵良列举出商鞅种种招致怨恨的行为,认为:“‘得人者兴,失人者崩。’此数事者,非所以得人也。”赵良还指出商鞅出行必有武士保镖跟随,否则不敢出行,这已经是非常危险的征兆了:“书曰:‘恃德者昌,恃力者亡。’君之危若朝露,尚将欲延年益寿乎?”劝商鞅应该:“则何不归十五都,灌园於鄙,劝秦王显岩穴之士,养老存孤,敬父兄,序有功,尊有德,可以少安。”并指出如果不这样做,还是贪恋功名财富,“君尚将贪商於之富,宠秦国之教,畜百姓之怨,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,秦国之所以收君者,岂其微哉?亡可翘足而待。”也许这是命运给商鞅最后挽救自己的机会,但商鞅活的正潇洒的时候,哪管死后洪水滔天?拒绝赵良的良言相劝。

于是秦孝公死后,太子即位,公子虔揭发商鞅谋反,商鞅四处逃亡,晚上投宿客栈,客栈说:“根据商鞅的法律,没有证件的不得留宿”。想逃往魏国,魏国痛恨商鞅欺骗魏公子卬,拒绝商鞅入境。可以发现恰恰是商鞅自己得意之时的所做所为引发灾祸,同时把自己最后所有的退路都封死了。于是商鞅只好返回秦国,最后被擒拿,车裂,全家被杀。

相关文章

   2023-09-10 【原创】有特异功能的特斯拉
   2019-06-23 【原创】IN GOD WE TRUST
   2018-04-27 【转载】仁安羌大捷
   2017-12-18 【转载】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历史
   2017-12-17 【转载】以色列国独立宣言
   2017-12-14 【原创】以色列的复国奇迹
   2017-12-03 【转载】武则天的酷吏周兴
   2017-12-03 【转载】神传文化:善者无殃,德厚家昌
   2017-10-22 【原创】电影《跨越德拉瓦河》
   2017-10-07 【原创】垂范千古的唐太宗
   2017-10-02 【转载】《唐太宗李卫公问对》
   2017-09-07 【原创】何谓“剑履上殿入朝不趋”